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盲人保健按摩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十严格”
发布时间:2020/2/26 9:18:42/ 作者:/ 来源:点击数:

一、严格落实防控责任。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者是本机构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严格遵守防控要求。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要求,严格执行卫健委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疫情防控规定,推迟营业时间,直至当地及周边县(市、解除防控,准许经营性公共场所营业为止,不要擅自提前营业。当地防控解除后,严格按照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营业准备,未达到要求的推迟营业。达到恢复营业要求后,仍须严格按照有关防控指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严格进行防控知识教育。积极安排机构人员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知识,充分认识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严峻和紧迫性,做好对员工的肺炎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确保每名员工掌握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

四、严格信息监测登记。做好员工行程、身体状况监测记录,建立台账,全面掌握员工信息。对于来自或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按照规定严格落实医学观察、隔离等措施,确保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对目前仍在疫情较严重地区(例:湖北省、河池市都安县)尚未返回的员工,应告知其暂不返回。

五、严格做好日常防护。员工上、下班前必须检测体温,工作期间抽测体温,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者,一律不得上班,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置。员工上班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饮水。进入营业场所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一定要按照六步法洗手。提供按摩服务前、后均应洗手并涂抹免洗消毒液。加强用餐管理,采用配餐制,错时分散就餐

六、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管理。员工上下班及外出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防护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上下班建议行走楼梯,尽量免乘坐电梯,防止造成交叉感染。下班后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不去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洗手、消毒,尤其注意盲杖、手机等随身物品的消毒。

七、严格做好营业场所消杀防疫。做好营业场所消毒工作,每日须对门厅、楼道、电梯、楼梯、地面、墙壁、卫生间、餐厅、台面、桌椅等公共部位及公共接触物品进行消毒清洁,每日进行两次以上全面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设置贴有明显标识的废弃口罩垃圾桶,及时清运垃圾。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做到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确保不留卫生死角。营业场所要勤开窗、常通风,建议每天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每天对工作服、床单、按摩巾布等进行清洗消毒,一次性用品用后及时作垃圾处理。

八、严格进行营业管理。机构尽可能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置疫情防控提醒设施,配置体温检测设备,安排工作人员对进入营业场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若发现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一律禁止进入,并做好现场登记,及时向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进入营业场所的人员应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的,要及时劝阻进入,如强行闯入,及时报公安机关。

九、严格做好应急响应处置。积极配合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卫生健康部门社区等职能部门健康询问检查疫情督查工作。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发现员工或身边人员出现疫情,可通过微信中的疫情专区(微信-支付-城市服务-疫情专区)或电话12345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以免耽误病情,贻误救治的最佳时机。在疫情防控中遇到困难,及时向当地社区、政府、残联报告。

十、严格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在营业场所张贴和摆放宣传资料,及时向公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防范措施,提高员工、服务对象的自我防范意识。及时引导员工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利用微信、短信等转发非官方信息,做好身边辟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