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残疾人风采
身残志坚 创业脱贫----记玉州区南江街道残疾人卢远旺、刘贞夫妻
发布时间:2019-5-7 9:26:16/ 作者:/ 来源:点击数:

今年33岁的卢远旺,是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分界村人,小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造成了肢体二级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属低保户。今年33岁的刘贞,是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合汉村人,和卢远旺一样也是小时候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肢体二级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属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同病相怜,相互扶持,在2016年组成了一个家庭。面对丧失劳动能力、生计难以维持这样的困境,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想着靠国家或者亲人的救助度日,他们凭借坚强的信念和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决心,开始了自谋生路、艰苦创业的探索。

一、参加技能培训,学有所成

“身体残疾不可怕,精神上的残疾才可怕。” 卢远旺说得很自信。为了学习一门手艺,他克服重重困难,在玉州区残联介绍下,在玉林华港职业技术学校参加残联组织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电器维修。从小就对家电修理有兴趣的他,学起东西很快,也特别认真。毕业后在一个铺面跟维修师傅学习实际应用,刚开始是无偿服务,后来慢慢熟悉了修理技术,店铺老板愿意支付了工资,慢慢有了微薄收入。“修理电器,找问题是关键。”卢远旺说,第一次修理电视机,由于电路板上电子元件太多,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他才把问题找到。在这几年的学习中,磨练了自己的技术也收获了自己的成果。靠着这些微薄的收入,钱虽不多但卢远旺说“很踏实”。刘贞,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着低保和接一些手工活维持生计,与卢远旺结婚之后,为帮助丈夫更好地解决修理电器中的疑难杂症,决定学习使用计算机和利用互联网查阅修理电器的各种知识。但是只有初中文化的刘贞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对如何使用互联网更是无从下手。这时玉州区委区政府推出了扶贫优惠政策,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刘贞第一时间参加了扶贫技能培训项目,报名学习计算机应用,经过刻苦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使用计算机技能,可以为丈夫查询修理技术的资料,并且自己也能学习网上的一些手工活技巧。

二、发愤图强,立志创业脱贫

经过不懈努力,卢远旺的维修技术逐渐熟练,他们有了创业脱贫的想法。2017年5月,卢远旺和刘贞的儿子出生后,更激发和坚定了他们对创业脱贫的信心。夫妻俩向亲朋好友四处借了4千多元在家附近租了个10平方米的店铺开始了创业,主要维修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和热水器等常用家电。创业前期可谓举步维艰,很多人看卢远旺夫妻是残疾人,对卢远旺的技术质疑,找他们修家电的人很少,可是他们没有泄气,一起相互鼓励一起相互配合,对创业不会就一点点摸索,不懂就一句句请教,小店修理电器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因卢远旺夫妻干活细致,服务态度好,赢得广大客户的认可。现在,卢远旺夫妻的小店逐渐走上了正轨,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自信心也越来越强,除去租金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卢远旺说:“现在小店的收入虽然不多,但已经够家庭开销的了,更重要的是没想到我们也能有一份事业,能依靠自己生活下去,我们有信心把小店越开越好”。一家人虽说不算富裕,可是正在逐渐走出贫困。

三、脱贫上不停步

“在创业的路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有创业的心,同时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普通的人可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很多人和卢远旺聊到他的事情他都会如此之说,“今后我将帮助其他残疾人,无私传授维修技术给他们,带着他们一起创业”。作为一个贫困残疾人组合的家庭,卢远旺夫妻他们用自立自强的志气和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一曲创业脱贫之歌,通过自己的诚信经营,小店效益蒸蒸日上,脱贫上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