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我市盲人就业现状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9-11-14 17:46:23/ 作者:/ 来源:点击数:

盲人属于重度视力残疾人,他们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就业面非常窄,大多数选择从事盲人推拿按摩或盲人医疗按摩就业,推拿按摩是解决盲人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制定《玉林市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方案》、《玉林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其中明确要“扶持盲人按摩业发展,鼓励、扶持符合条件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和社会力量开办盲人按摩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所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我市各级残联及所属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协调发改、财政、民政、人社、卫生、税务、扶贫等相关部门,制定《玉林市残疾人就业促进“十三五”实施方案》、《玉林市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等措施,积极实施盲人按摩技能培训,提高盲人就业能力;落实个体创业扶持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大力扶持盲人就业创业。据残疾人人口数据库和残疾人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系统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31日,我市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处于就业年龄段的城乡视力残疾人4736人,已就业2090人,就业率达44.5%,其中盲人1263人,占26.67%,已就业892人,就业率为70.63%。

推进盲人就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017年,我市按照中国残联和自治区残联部署,对盲人就业问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就解决盲人就业有关问题向中国残联、自治区残联提出了建议。我市盲人就业调研数据及结论,被自治区选为样本上报中国残联,为中国残联和自治区残联制定促进盲人就业相关法规政策作出贡献。从调研及盲人就业发展形势研判,推进盲人就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按摩业快速发展和无序就业竞争的矛盾,影响盲人就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按摩业市场需求日益增大,许多身体健全的年轻人进入按摩市场就业,但由于市场准入及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健全人也挂盲人按摩机构的牌子经营规避税收,无序的就业及竞争,给处于弱势的盲人带来巨大影响,盲人劳务纠纷、盲人就业维权难等问题日渐凸显。

(二)扶持盲人就业创业的特惠政策薄弱。我市虽然制定有惠残助残发展的普惠政策,但针对盲人就业创业的特惠政策比较少,如对盲人开办按摩机构投入和指导不足,除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有少量的项目扶持资金补助外,市本级及县(市、区)财政均无投入。

(三)盲人按摩行业管理不够规范。我市盲人开办的按摩店数量较少,规模小,且管理松散,从业盲人素质参差不齐等等,社会一些不法机构冒用盲人按摩机构经营的乱象还没有得到有效整治,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制约了盲人按摩业的健康发展。

(四)盲人就业观念有待提高。一些盲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不愿走出家门参加培训及就业,过分依赖家庭和社会,缺乏参与社会竞争的积极态度。

工作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残联主责,财政、税务、人社、工商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促进我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用好和用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盲人按摩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盲人按摩机构发展,稳定盲人集中就业。

(二)大力拓展盲人就业的渠道。政府大力开发适合盲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保障盲人的工资标准和岗位稳定性,不断增加盲人的收入,使他们逐渐摆脱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鼓励和支持盲人居家灵活就业,对居家灵活就业的盲人给予社保补贴等支持。

(三)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按摩市场管理。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惠盲特惠政策,规范按摩市场准入和经营管理,大力打击侵犯盲人就业的违法行为,保障盲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以法治力度推进盲人稳定就业。

                   玉林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供稿